国企人,你的上网“姿势”安全合规吗?速自查!

Image

当前,互联网已深度融入每个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是,由于一些国企单位工作性质特殊,员工在上网时若言行不当或存在违规行为,就会带来较大安全保密风险,必须对此高度警惕。


违规上网的行为表现与风险识别


01 安装未经许可的应用程序

一些员工缺乏保密意识和常识,在办公电脑下载安装来源不明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能携带病毒或存在漏洞,造成单位外部网络环境感染。


02 在公共网络环境处理工作事务

随着无线网络的覆盖普及,大部分公共场所均提供免费无线网络部分员工保密意识缺乏,习惯性“蹭网”,甚至传输敏感工作信息,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图片


03 随意分享工作相关信息

如今人们普遍习惯于使用社交媒体平台浏览信息、发表观点若一些工作性质特殊的企业员工在讨论中暴露身份,发布与工作相关的敏感信息,极易造成信息泄露。由于网络匿名度高,间谍情报人员会借此冒充身份,故意套取重要敏感信息。


04 即时通信工具传递敏感信息

当前,以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即时通信工具已成为失泄密事件的高发地发送内部文件、利用图文识别小程序转换敏感材料等现象多发。即时通信工具中聊天记录等信息存储于“云端”,可能将敏感信息直接暴露于互联网环境中。


05 大量科研工作数据“投喂”AI产品

AI系统主要部署在互联网环境中,且需要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这些科研数据可能包含国家秘密,或在持续迭代、汇聚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科研人员若不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和安全防护,直接“投喂”给互联网AI产品,带来极大安全风险。


图片

06 非法访问国家禁止的境外网站

企业科研人员因工作需要经常会查阅国外资料了解国外先进技术。为图方便,他们可能通过“网络加速器”“VPN”等工具,或修改网络设置主动“翻墙”登录境外网站。境外网站意识形态渗透无孔不入,员工若缺乏政治判断力,极易引发思想混乱,甚至传播扰乱社会秩序的虚假信息,威胁我国家安全。

 

加强员工上网行为的规范管理


针对上述企业单位员工违规上网的行为表现与风险隐患,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科技发展态势和单位工作实际,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规范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网络行为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完善网络行为管理规定,明确员工在使用单位互联网、个人手机等电子设备时的禁止行为,告知员工违规上网存在的风险和应承担的责任;高度关注AI、大数据、量子技术等发展前沿动态,分析新的安全保密风险,制定企业员工上网行为注意事项


持续强化保密宣教培训。企业相关部门可针对核心重要岗位人员开展精准保密宣教和培训,全面提高核心重要岗位人员网络素养与防范技能;强化对专职保密干部、网络安全部门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其应对新业态新领域保密风险的能力;常态化开展全员网络安全教育,特别针对实习人员、派遣人员、挂职借调人员等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宣教方案,确保教育培训全覆盖。


图片


建立健全国际联网安全管理。日常工作中,企业科研人员往往要借助国际联网登录境外网站查阅资料。因此,企业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按照国家规定向相关管理部门提出接入国际联网申请,并到所在地公安机关指定的受理机关完成备案手续。开通国际联网后,企业对运维人员开展技术培训,规范员工上网行为。

来源:保密观

Image

责任编辑:D1CM 文章来源:太重集团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本内容由本网编辑在不改变原稿立场或本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观点或第三方内容进行整合报道,以便向读者提供更为全面丰富的信息了解。如有疑问,敬请联系本网编辑部。
广告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英轩电动装载机年省百万元

英轩电动装载机年省百万元

七月的骄阳炙烤着浙江某大型水泥厂,五台身披崭新涂装的英轩YX656EV...详情
杭叉与明星经销商的故事

杭叉与明星经销商的故事

我们是来自法国的代理商CAPM Europe,自1998年成立以来,始...详情
石家庄姜老板的小松情结

石家庄姜老板的小松情结

掘金利器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原创】在国家新农村城镇一体化建设战略的推动...详情
中联高机全球化发展新征程

中联高机全球化发展新征程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原创】11月28日上午,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借bauma...详情
多技术路线并进 合作共赢

多技术路线并进 合作共赢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原创】11月26日,bauma CHINA 2024...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