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正当时丨马双伟:深耕材料性能极限测试的“破壁者”
科技强国之路,如攀越险峰,如逆溯冰河,其中夷险,唯有履之者知。他深知,但却从未动摇。他就是国机集团2024年劳动模范,中国农机院所属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机试验”)首席技术专家马双伟。作为高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的“接棒人”,他带领团队创新研发、持续改进硬核的国产化装备,让-269℃至3000℃的极限战场成为支撑大国重器材料安全的关键平台。
勇担重任 履践致远
“材料在超高温、复杂介质耦合环境下的真实力学性能,是航空航天、核能尖端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马双伟深知这一点,也始终牢记着这项重点攻关任务。
自投身于极端近服役环境力学测试系统研发以来,为解决3000℃测量温度均匀性较差、变形测量不准确等问题,马双伟带领团队攻克了3000℃超高温变形测量及温度均匀性控制问题,研制了3000℃通电加热力学试验测试系统。
早期超高温材料在实际服役环境下氧分压对其性能影响无法精确评估,为解决这一测试难题,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氛围精确模拟、高温材料氧化,高温加持可靠等一系列的技术瓶颈,研制了2200℃超高温多参数热-力-氧耦合材料力学测试系统;面对2500℃辐射加力学测试系统热能耗高、温度均匀性差等问题,通过仿真优化发热体结构及保温层结构,创新性提出组合保温结构,将温度均匀性由1.5%提升到1%,能耗由100kW降至60kW。由他主持完成的“3000℃通电加热力学试验测试系统”与“2500℃辐射加热力学测试系统”,被中国仪器仪表协会鉴定为“国内领先”,切实推动了我国高端试验装备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产品的研制解决了高端材料力学测试“卡脖子”难题。研发成果落地生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三院、四院、六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等顶尖研发机构与学府,均成为这些“国之重器”的重要用户,为高温合金、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的研发与安全应用,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坚实可靠的“中国数据”基石,强力支撑了相关领域核心竞争力的跃升。
立标引航 赓续华章
马双伟深谙,真正的自主可控,在于构建牢不可破的技术体系和生生不息的人才梯队。他主导构建中机试验电气标准化体系,编制核心设计规范(如“中机试验装备电气设计装配规范V1.0”)与软件模板,打造基础元器件库,大幅提升研发效率与产品可靠性,为企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奠定根基。由他主持编写的“高温蠕变持久试验机”企业标准荣膺“企业标准领跑者”。
作为核心专家,马双伟还深度参与《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等5项国家标准及3项团体标准的制定,将前沿实践凝练为行业共同遵循的“金科玉律”。作为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以及《工程与试验》杂志青年编委,他倾囊相授,为国家试验装备与材料研究领域持续输送精锐力量,确保创新血脉永续。
材料强,则装备强;装备强,则国家强。马双伟带领团队以智慧为锤,以匠心为砧,在材料测试的隐形战场,为锻造支撑中国崛起的“钢筋铁骨”倾注满腔热血。未来,他仍将继续在材料性能的极限测试领域深耕,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科技报国的新篇章。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编辑:杨雅玲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国机集团微信:sinomach-v
责任编辑:D1CM 文章来源:国机集团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问答>>
做沙子的原材料有哪些

碎壁机怎么使用

伟龙铲车质量怎么样

加长壁挖机哪里有

鲁宇铲车和伟隆哪个好

液压锤钎杆磨损极限标准

抹光机刀片磨损极限标准

如何换勾机大壁油封

超大型挖掘机在隧道工程的极限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