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国机丨水肥一体化——数字科技让种地变轻松


大暑已至,夏日的酷热蒸腾着滚烫水汽扑面而来,在这万物湿热交加、渴求精准滋养的时节,国机集团下属企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农机院”)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利器”,为现代农业注入新质生产力,助力农作物在高温中茁壮成长。


传统农业中,灌溉与施肥往往依赖经验,易导致水资源浪费、肥料利用率低,甚至引发土壤板结、地下水污染等问题。中国农机院集成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水源泵站、过滤系统、灌溉管网、施肥系统、物联传感设备、水肥智能管控平台等,通过精准调控水肥供给,在玉米、小麦、棉花等大田作物领域展现出较强的增产潜力,正成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破解资源约束、提升单产能力的核心密码。


试验田里,埋设在土壤中的传感器能24小时监测田间墒情状况,当土壤水分传感器检测到田间土壤含水量低于灌溉阈值时,智能控制系统会立即启动灌溉程序;而肥液EC传感器则通过电导率监测肥料浓度,确保养分精准供给。
不仅如此,系统检测到的数据还可以实时飞奔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结合作物生长阶段、土壤墒情、气象等信息,自动生成最优灌溉方案,实现“作物渴了就给水,饿了就给肥”的精准供给,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助力实现增产增收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这种“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管理,让每一滴水、每一克肥都发挥最大价值。

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深谙“量体裁衣”的智慧,能针对不同水源形式、作物种类等复杂条件,构建高度适配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针对蔬菜、果树、玉米、小麦等不同作物生长特性,结合种植规模、地形条件等田间特征,“定制化”设计和配套不同结构的灌溉管网、智能施肥系统,通过定时定量的水肥供给模式,与作物生长生育周期协同,从而满足不同主粮作物、果蔬等对水分、养分的不同频次需求,让果园、菜园、万亩良田都能“少食多餐、有序合理进食”。
针对水源水质不同,采用不同过滤系统,砂石过滤器专门解决水里的大颗粒杂质;叠片过滤器则把细微杂质一网打尽。这两位“搭档”联手,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杂质,防止滴头堵塞,既保证了作业效率,又帮农户省了成本。

融合了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农业管控平台,是现实农场的“数字管家”。它以数据驱动为核心,根据作物生育周期、土壤墒情及环境参数,灵活调整水肥配比、施用时机和灌溉频次,把 “感知-决策-执行-管理”全链条管得明明白白,实现水肥管理需求可知、状态可视、全程可控、智能决策、精准施肥。
更妙的是,该平台以三维地图为载体,把地块、作物、设施、农情、农事的核心数据都放进去,通过平台可以实时接收生产需求、查看设施状态、控制核心环节,省了不少人工,作业质量也有了保障。
这种“无人值守”模式,就算在大暑这样的高温天气,农户也能躲在阴凉处,轻松应对田间劳作,再也不用顶着烈日“汗流浃背”了。
目前,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已成功应用在冀州粮食生产现代化示范田项目,并配套建设农业智慧管理平台。由此,示范田的玉米亩产由原来660公斤提高到930公斤,每亩约节水17立方米;小麦亩产原来520公斤,预计提高到650公斤,每亩约节水60立方米。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素材来源:中国农机院
编辑:孙叶菲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国机集团微信:sinomach-v
责任编辑:D1CM 文章来源:国机集团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