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造工厂到AI赋能 潍柴“数智转身”的深度实践?

2025/07/15 17:08新华网

潍柴高端发动机智能工厂,不见传统车间的人声鼎沸,取而代之的是“闪转腾挪”的机械臂方阵与流动的“数据河流”。这座入选工信部首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标杆名单的工厂,承载着潍柴向高端制造跃迁的雄心——用AI重构制造业DNA。这个靠数据驱动的数字化工厂,已构建起设备互联、智能控制、精准执行与自主决策的纵向集成体系。潍柴的数智化转型,正在用坚实步伐走出中国装备制造的“新质生产力”样本。

智能制造:“国字号”工厂的数字底座

走进潍柴全新一代发动机数字化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关于未来工业的画卷: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协同作业,AGV无人运输车依托5G网络高效穿梭,太阳能板与储能系统构建的“零碳”网络为生产注入绿色动能……

“发动机装配线由于装配零件较多,工艺繁琐,机器人、机械手、视觉识别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潍柴全新一代发动机数字化产业园装配线总装一线班长说。

潍柴高端发动机数字化工厂产线

据介绍,依托多年数智化积淀,潍柴通过“三步走”战略完成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跨越。潍柴全新一代发动机数字化产业园项目是山东省重大项目,更是潍柴集团实施智能制造战略的重要支撑。该园区加工自动化率达100%,装配自动化率80%,园区能耗降低25%,运营成本降低35%。

“我们的高端发动机智能工厂是山东省内最大的钢结构网架厂房,具备年产20万台高端发动机生产能力。”潍柴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工厂是全球行业第一个发动机数字化无人工厂,在立项之初就秉承绿色低碳建设的理念,厂房屋面铺设光伏,并辅助SOFC、燃气机组和电力测功器自发电补充,协同储能、余热回收利用等多能源互补,通过信息系统将各类能源数据交互、实时自动调控,实现园区用能自给自足。

2024年6月,潍柴智能数字化工厂第15000台发动机下线,标志着全球行业第一个发动机数字化无人工厂实现全线达产;2025年3月,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下线了首台电池产品,标志着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这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产品生产基地之一。以“智慧化”“绿色节能”等先进生产理念打底,潍柴正加速以“智”提“质”、借“绿”生“金”,在产业集群高地上不断挖出“真金白银”。

AI赋能:当人工智能变成“工友”

2024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国内燃机学会主办的2024内燃动力智能控制算法国际挑战赛(ICIAP)在大连成功举办。此次大赛吸引了来自23家单位的21支精英团队参赛,潍柴智能算法突击队凭借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出色表现荣获金奖。

电控系统被喻为高端装备的“大脑”,对于提升装备性能和智能化水平至关重要。潍柴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自主电控系统开发团队,凭借其在智能算法、软件开发和硬件开发等方面的优势经验,成功打造核心竞争力,为中国装备装上“最强大脑”,不断赋能高端装备智能化转型升级。

潍柴智能算法突击队获2024内燃动力智能控制算法国际挑战赛(ICIAP)金奖

在加速数智化转型的进程中,时下最火热的人工智能技术扮演了多重角色,它不仅是技术加速器,还是场景重塑抓手,化身智慧“工友”,为企业的业绩提升贡献了增量。

2019年,潍柴发布品牌新标识,特意突出红色“AI”字样,宣告向人工智能的转型。到了被称为人工智能应用大规模落地元年的2025年,潍柴更加大力推动数智化转型,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潍柴选择与百度智能云合作,全力推进潍柴大模型建设,结合企业内部研发、运营、办公、管理等典型场景,打造企业智慧大脑和能力中心。

针对业务升级的需求和痛点,潍柴结合百度智能云几大产品——文心大模型、千帆大模型平台、千帆应用开发平台AppBuilder、GBI、文心快码、甄知企业知识管理平台,着重建设了具备潍柴特色的能力平台,并赋能聚焦首批六大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基础问答场景、软件开发场景、知识管理场景、用例生成场景、数据分析场景以及智能客服场景。

这场人工智能绘就的科技画卷背后,是潍柴各单位综合运用AI大模型实现的新突破。AI工具的深度应用不仅让应用端变得愈加高效,同时还引领生产端、技术端、管理端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科学化迈进。

潍柴动力流程与IT部负责人表示,在技术层面,潍柴通过构建“业务场景+人工智能”的融合模式,着力打造AI赋能平台。特别是面向技术端的研发运营一体化平台,潍柴已构建了从模型训练到应用部署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实现AI应用的高效开发和敏捷交付。

数智化的深度渗透,催生出“滚雪球”效应:在生产领域,园区设备综合效率达82%,园区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每年降低8%;在供应链领域,园区融合物联网与AI技术实现与超1000家产业链伙伴在线协同,库存周转率提升30%;在销售服务领域,车联网实时监测160万台在途车辆,故障预警率达85%……更深远的变化在于商业模式的革新——潍柴正从“卖发动机”转向“卖智慧运力解决方案”,数智化俨然成为企业全新的增长极。

软硬协同:智造生态的闭环构建

2024年,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潍柴集团交上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营业收入超过3100亿元,利润总额增长33.4%,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潍柴是山东重工规模体量最大、科技实力最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核心业务板块,要加快建设科技领先、绿色发展、世界一流的高端装备跨国集团。”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满慎刚曾这样评价。据悉,自去年6月底新一届党委班子上任以来,山东重工集团拓市场、优布局、抓创新,经济运行质效持续向好,主要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而潍柴正是这一战绩中的佼佼者、先锋官。

面对飘红的成绩,潍柴并没有满足于此。公司将智能化转型打造成为一场覆盖“研—产—供—销—服”全链条的战略级革新,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数智化转型推进委员会,构建“战略解码—架构设计—项目落地”三层递进机制。顶层设计与全员参与的强力推进,使数智化基因深深融入企业血脉。

不仅如此,“人智建设”同样是潍柴数智化转型过程的有力手段:通过做强校园人才储备、高层次人才引进、技能人才培育三大工程,广纳贤才;并构建双通道职业发展路径、市场化岗位价值评估体系、高弹性绩效考核机制及人才流动机制,为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潍柴组织博士开放日,吸引高端人才实地考察企业发展情况

2024年,潍柴仅发动机板块的校园招聘就成功吸引上千名优秀毕业生加入,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引进200多名博士及高端人才,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科研实力与创新能力。

2025年,潍柴人才工作起势喜人,截至目前,签约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00余人,持续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数智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潍柴建成的不仅是工厂,更是面向未来的制造生态。当同行还在讨论“机器换人”时,潍柴已在数据定义生产的深水区探索——通过算法调度全球产线资源,让智慧生产成为高端制造新标配;用AI突破物理极限,使发动机热效率站上世界之巅。

正如满慎刚所言,“要铸牢潍柴品牌,我为重工添彩,以‘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定成’的理念,不断发展壮大新动能、新引擎,锚定百年品牌不动摇。”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故事里,潍柴用自己的故事向全世界证明:智能制造不仅关乎效率提升,更代表着一种新型工业文明的崛起。(完)

(责任编辑 贾淼)


责任编辑:Wilber_Su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本内容由本网编辑在不改变原稿立场或本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观点或第三方内容进行整合报道,以便向读者提供更为全面丰富的信息了解。如有疑问,敬请联系本网编辑部。
广告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英轩电动装载机年省百万元

英轩电动装载机年省百万元

七月的骄阳炙烤着浙江某大型水泥厂,五台身披崭新涂装的英轩YX656EV...详情
杭叉与明星经销商的故事

杭叉与明星经销商的故事

我们是来自法国的代理商CAPM Europe,自1998年成立以来,始...详情
石家庄姜老板的小松情结

石家庄姜老板的小松情结

掘金利器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原创】在国家新农村城镇一体化建设战略的推动...详情
中联高机全球化发展新征程

中联高机全球化发展新征程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原创】11月28日上午,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借bauma...详情
多技术路线并进 合作共赢

多技术路线并进 合作共赢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原创】11月26日,bauma CHINA 2024...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潍柴创建于1946年,全球拥有员工9万人,2019年收入超过2600亿元,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87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27位,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第2位。  潍柴是一家跨领域、跨行业经营的国际化公司,在全球拥有动力系统、商用车、工程机械、智能物流、豪华游艇、金融与服务六大业务板块,分子公司遍及欧洲、北美、亚洲等地区,产品远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拥有7家上市公司、9支股票:潍柴动力(2338.HK;000338.SZ)、潍柴重机(000880.SZ)、亚星客车(600213.SH)、德国凯傲(KGX.F)、美国PSI(PSIX.O)、英国锡里斯(CWR.L)、加拿大巴拉德(BLDP.T;BLDP.N)。  潍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拥有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商用汽车及工程机械新能源动力系统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国家级研发平台,设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究基地,建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在中国潍坊、上海、西安、重庆、扬州等地建立研发中心,并在全球多地设立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搭建起了全球协同研发平台,确保企业技术水平始终紧跟世界前沿。  潍柴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全球打造了协同并进的产业布局。2004年,潍柴动力在香港上市,成为我国内燃机行业首家在港上市公司,一步打通资本国际化道路。2005年,潍柴动力并购湘火炬汽车集团,打造了重卡黄金产业链(潍柴发动机+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陕汽重卡),之后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湘火炬,由H股回归A股,开创了资本市场上的“潍柴模式”。2009年以来,潍柴先后并购具有百年历史的法国博杜安发动机公司,战略重组豪华游艇制造企业意大利法拉帝,与工业叉车及服务提供商德国凯傲集团战略合作,并购德国林德液压并实现国产化落地,支持凯傲集团收购自动化物流提供商美国德马泰克,战略投资可替代燃料动力系统提供商美国PSI公司、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供应商英国锡里斯动力控股有限公司和氢燃料电池提供商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战略重组德国欧德思公司、奥地利VDS公司,实现了战略业务覆盖全球、均衡发展。同时,通过技术输出、产能合作等方式,潍柴在印度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实现了本土化制造的落地。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潍柴一直模范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在志愿服务、扶贫救灾、捐资助学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树立了良好形象。潍柴积极倡导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大力推动行业技术升级进步,与产业链上下游互利共赢发展,与社会各界共享发展成果。  潍柴的快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自主创新典型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中国质量奖”“中国商标金奖?商标创新奖”“中国工业大奖”“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全国质量奖”等荣誉称号,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潍柴以“绿色动力、国际潍柴”为使命,以客户满意为宗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面向未来,潍柴发布2020-2030战略,到2020年传统业务要超越世界一流水平,2030年新能源业务要引领全球行业发展;2025年前实现收入1000亿美元,2030年前实现收入1万亿人民币;各主业核心业务进入全球前三,稳居世界500强前150位,打造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工业装备跨国集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