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繁荣——一座水电站带来的达岱之变
超设计能力20%的年均发电量
是它奔腾不息的绿色脉搏
累计超1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
是它点亮万家灯火的温暖之光
累计560余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是它守护地球的坚实答卷
从2015到2025,十年岁月流淌,这座镶嵌在达岱河上的能源丰碑——达岱水电站,始终以磅礴能量滋养着这片土地,用清洁电力温暖着当地人民的生活。

清洁能源点亮柬埔寨的农村和城市


位于柬埔寨西南部的戈公省距首都金边300公里,状如扁豆的豆蔻山脉绵延到这里,达岱河与开普河在戈公省交汇。国机集团下属企业中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机”)投资建设运营的柬埔寨达岱水电站便坐落在这片山谷河流之中。
2010年,柬埔寨电力极度短缺,即便是首都金边也常陷入停电的困境,且用电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因此,依托豆蔻山脉的连绵地势与达岱河、开普河交汇的充沛水源,建设一座能稳定供应清洁能源的水电站,成为柬埔寨破解电力困局、驱动经济发展的迫切之需。
中国重机迎难而上,成立柬埔寨达岱水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岱水电”),致力于达岱水电站的建设。刚开始施工时,项目团队只能租住在距离工地30公里外的民房中,需徒步穿越两小时原始森林才能抵达工地,尽管条件恶劣,但他们一直奋力前行,联合多方专家攻克多项施工技术难题。随着工程的推进,在不足800米宽的峡谷作业面上,大型机械设备昼夜不息地施工,11.2公里长的引水隧洞(衬砌后直径8米)、2.8公里长的6条施工支洞以及发电厂房内,机械轰鸣声交织成激昂的建设交响曲。2015年6月22日,电站正式进入商业运营期,并在首年即达到设计发电能力,保障当地用电安全、平抑电价,周边村镇和城市用电难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作为柬埔寨主力电源点之一,达岱水电站年发电量占柬埔寨全国总发电量的10%。水电是真正的清洁绿色能源,且利用率很高。达岱水电站已连续10年超设计能力发电,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有效起到调节洪峰、治理水患等重要作用。”达岱水电副总经理吕仕龙介绍说。
在达岱河上游,还有一座中国重机建设的上达岱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50兆瓦。2024—2025年,该水电站顺利完成主厂房封顶,引水隧洞、调水隧道贯通,大坝填筑至度汛高程等多个重要节点。
上达岱水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部长项继来说:“上达岱水电站建成后,将与达岱水电站形成联动效应,使达岱河流域丰沛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雨季时,上游降雨来水先到上达岱水电站水库——发电一次;接着尾水流到达岱水电站库区——再发电一次,这样极大提高了流域水资源利用率。通过上下两个水电站水库存水,可将流域旱季发电量提高65%。上下两个水电站水库联动,可使防洪库容提高40%,削减洪峰流量达到每秒3000立方米,这是非常大的增益。”


收获稳定工作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在达岱水电站的建设进程中,中国重机始终秉持属地化经营理念,积极吸纳柬籍员工加入建设队伍,通过系统化的技能培训赋能当地人才成长。从水电站的基础浇筑到建成,柬籍员工与中国建设者并肩奋战,让中柬友谊在共建共享的实践中愈发深厚绵长。
达岱水电柬籍员工廖癸鑫毕业于柬埔寨皇家大学外语学院。“我在2017年入职达岱水电,主要工作职责一是辅助项目开发,二是翻译。从编制项目MOU、可研报告、技术方案,到翻译协议、租赁协议和购电协议等关键文件,我都参与其中。在工作实践中我不断学习收获、快速成长。”廖癸鑫说。
当得知自己被同事称为公司“首席翻译”时,廖癸鑫谦虚地说:“刚接手工作时,我也感到压力巨大,我既是职场新人,又是专业‘小白’,但领导和同事们都很支持我,时常给我讲解水电站的技术知识和各类公文编写规范。大家的耐心和热情帮助我快速进入角色,适应岗位工作。”作为同声传译,廖癸鑫曾参加项目商务谈判以及与当地政府部门召开的重要会议20余次,工作上已经可以做到独当一面。廖癸鑫也表示,在中国企业收获的不只是稳定工作和收入,更重要的是与同事默契配合,共同推进工作进展,实现个人价值,这让他十分有成就感。
同样在达岱水电工作了8年的柬籍员工林木贵表示,在工作和生活上,领导和同事对我们柬籍员工一视同仁,没有区别对待。他谈到:“刚到达岱水电工作时,因为营地距离市区较远,领导安排我住进和中国同事条件一样的宿舍;为解决我的后顾之忧,还安排我家人住进营地,陪伴我工作;工作上同事热心指导我,我们一起到大坝、厂房巡视,他们手把手教会我工作的内容;公司还时常举办各种培训,我们柬籍员工和中国同事都可以参加,在那里我学习到技术、语言和礼仪等方面的新知识,让我很快就能承担起岗位工作。”
“有一件事情,我印象特别深刻。”林木贵略显动容地说,“在我的妻子即将临盆时,公司派车将她送到市区大医院就诊,顺利分娩后安排独立宿舍供母子休息。领导和同事们专门来看望,还为孩子送来很多小礼物,我十分感动,深切感受到来自中国同事的温暖和关怀。我感觉达岱水电就是我的家,领导和同事都是我没有血缘的亲人。在这里,我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组建起自己的家庭,我还买了中国品牌的汽车,我的家人和朋友们都很羡慕我。”
点点滴滴的相处,让中柬员工在达岱水电站这个共同的 “大家庭”里,实现了个人的价值,收获了胜似亲人的温暖。这座水电站不仅点亮了柬埔寨的万家灯火,更照亮了两国人民心与心相通的路径。


水电站建好后这里逐渐热闹起来


全天有电可用、游客旅游观光、小商店生意红火、夜市人流攒动……达岱水电站的建成,让周边的村落、城市焕发了新的生机。
达岱村位于达岱水电站下游,水电站建好后,当地村民全天都有电可用,电价也便宜了很多。没有水电站时,雨季洪水要涨到屋顶横梁那么高,现在再也没有这种情况了,全村都可以安全度过汛期。不仅如此,中国重机还在达岱村设置了水尺和监控器,时刻观察这里的水情,雨季雨量大时,还有人24小时值班,这让当地村民非常安心。
村民艾木说:“水电站建起来后,洪水没有了。村民们集资买了游船,发展起旅游业,载着游客到上游观光,首都金边甚至临近的泰国客人都来这里旅游!我们这里热闹起来,有人还开起了咖啡馆、餐厅,我自己的小商店生意更好做了!达岱村也由一个只有三户人家的小村子发展成拥有近百户村民的自然村落。大家的收入都增加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莫邦县道路两旁的榴莲种植园,被果实压弯枝丫的榴莲树映出丰收的喜悦。达岱水电站建成后,中国重机在周边建设了引水灌溉系统,莫邦县旱季也能引水灌溉,种植果树再不用靠天吃饭;此外,项目团队还修建了公路和混凝土桥,当地村民种植的水果很快就能运到市场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现在电价比以前便宜了,照明电费大大降低,我的小商店可以延长营业时间。之前我还在水电站工作过,不仅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还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们都非常感谢中国企业的帮助。”当地村民潘力激动地说。
达岱水电站建成后,中国重机架起一条36公里的输电线路,优先将电力送到紧邻的戈公市,一座跨海桥将这里与柬泰边境连接起来。长期负责桥头治安的警察赛通说:“以前我值守的这片区域用电都是从邻国购买,电价高昂且经常停电,太阳落山后就漆黑一片。自从达岱水电站发电后,电量充足,电价也下降了80%。很多商人都聚集到这里的夜市做买卖,一到晚上人就多起来,餐厅、超市、银行也纷纷开始营业。每晚我都会按时合闸,这片夜市街道的装饰灯就会被点亮,我负责的整个区域瞬间变得有活力起来。”


清洁电能点亮发展之路
合作情谊温暖民心
达岱水电站
奔腾水流
以不息的律动
谱写出跨越山海的和谐乐章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编辑:孙叶菲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国机集团微信:sinomach-v
责任编辑:D1CM 文章来源:国机集团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