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看中集智造如何赋能中国消费升级
近日,#8组数字看中国消费向新而行# 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数据显示,中国消费品品种总量突破2亿种,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在这背后,我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为产业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军企业,中集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自2018年起加速推进两化融合与智能制造,目前已建成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3家省级/先进级智能制造工厂或车间,以数字化转型为消费产业链升级提供坚实装备保障。
青岛冷箱: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随着消费升级的持续释放,消费者对生鲜食品、进口商品以及医药产品的品质要求不断提升,这对冷链物流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标准。
中集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冷藏箱制造商,旗下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冷箱)凭借12个典型场景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在冷藏箱制造中,保温层发泡是核心工艺。过去,检测发泡工艺是否合格,依靠老师傅凭借经验“听音辨质”,如今通过物联网设备和AI算法实现精准控制,冷藏箱质量返修率大幅下降,顶板不良率稳定在2%以内,发泡料成本降低8%,年节约原材料成本约400万元。同时,涂装车间搭建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工艺参数优化,生产节拍提升8%。
通过智能工厂建设,青岛冷箱制造数据自动化采集达到75%。智能排产系统将排程时间从2小时大幅缩短至10分钟,人均效率提升50%。目前,工厂每220秒就能下线一台冷藏箱,为保障全球冷链物流高效运转提供有力支撑。
中集环科: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中国消费品品种已突破2亿种,从日常饮用的牛奶、啤酒到工业生产用的双氧水、保湿剂,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原料运输,都离不开安全可靠的罐式集装箱“保驾护航”。中集环科作为全球罐箱制造龙头,凭借27个智能制造场景的创新实践,获评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该工厂创新应用数字孪生/仿真模拟技术,实现新建车间的智能优化,不仅验证了多类型产品混线生产的可行性,还针对特殊产品工艺路线进行调整,设置独立工位,有效解决产线拥堵问题,使整体生产效率提升20%。

在质量管控环节,AI技术深度应用于关键工序。射线检测室内,AI辅助工程师进行焊缝无损检测,通过数字成像自动识别裂纹、夹渣等缺陷,检测准确率高达99%,为液态食品、化学品安全运输提供可靠保障。此外,中集环科利用“AI+视频监控”技术构建数字化安全平台,高效识别车辆监控、劳保穿戴、生命体征监控、电子禁区等16个典型场景的安全风险,以及VOC等有害排放全程监控。
通过智能制造转型,中集环科不仅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构建了更加安全、可靠的物流装备制造体系。
当前,中国消费正在向品质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中集集团将持续深化智能制造转型,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以装备革新服务消费升级,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中集力量。未来,随着更多智能工厂的建成投产,中集将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优质的装备保障。
责任编辑:D1CM 文章来源:中集集团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