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正当时丨姜文学:平凡岗位,锻造不凡



他是国机集团2024年劳动模范,也是集团下属企业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重装”)二重装备铸锻公司锻造厂锻造工段4号甲班班长——姜文学。51岁的他扎根于重大装备制造一线,凭借丰富的经验,发挥120MN、160MN两台万吨水压机的极限制造能力,倾力锻造“国之重器”,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贡献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力量。

攻坚克难 挺膺担当

“FB2超超临界高端转子锻件是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最为核心的锻件,此前一直只有国外少数几家企业才能制造,要打破这种局面,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集中优势研发制造力量。”
作为锻造操作领域的行家里手,姜文学主动承担起首次锻造FB2超超临界高端转子锻件的重任。项目攻关那段时间,他日夜沉浸在资料堆里,反复推敲每一个锻造细节。在历经数十次的试验和调整后,精准掌握了该锻件在锻造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要素,成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案,顺利解决了锻件变形均匀性控制与开裂难题,使研制的首支FB2超超临界高端转子锻件完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世界首台最大单机容量500MW级冲击式水轮机组超大型转轮中心体锻件具有复杂的结构特征和严苛的性能指标,使得传统锻造工艺几乎无“用武之地”,但姜文学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他沉下心来,对产品锻造过程进行逐步推演,预判技术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产品锻造过程中,他紧盯生产现场每一个操作细节,严格把关每一项工艺参数,高质量干好每一火次。经过他和团队的艰苦奋战,超大型转轮中心体锻件得以成功锻造,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乘势而上 接续奋斗

对姜文学来说,“锻造精品”不仅是一种技术追求,更是刻在骨子里的职业态度。2024年,姜文学先后完成了特大锭型转子锻件、主管道锻件、封头和泵壳类锻件等锻造任务。每当项目进入关键阶段,他总是冲锋在前,通过一个个娴熟的指挥动作和对过程的精细把控,让炽热的钢锭在万吨水压机的锻打下实现完美蜕变——从柬埔寨上达岱水电站项目主轴锻件,到欧亚协同项目5米支承辊,多个重点海外项目高效交付都凝聚着他的匠心。
姜文学还主动参与到国产化转子锻件的锻造工艺编制中,通过查阅前期工艺资料、对比以往案例,结合精益技术管理、反复论证,以优化锻造工艺参数为着力点,预防该材料在高温锻造过程中出现裂纹问题,使国机重装具备批量交付国产化转子的能力。这一成绩的取得更加激发了姜文学的干事创业热情,他与团队乘胜追击,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汽轮机焊接转子、主管道锻件等一系列产品,为我国能源装备的国产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言传身教 薪火相传

姜文学经常谈到:“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支撑,构建富有活力与竞争力的人才梯队,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这是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多年来,姜文学非常重视技艺传承,鼓励青年职工大胆创新、勇于挑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在国机重装每年组织开展的岗位练兵和技术培训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从对原材料特性的讲解,到锻造火候的精准把控,再到模具的精细操作,姜文学通过入木三分的剖析,配合生动形象的示范,将复杂的工艺化繁为简,让大家对各个技术要点心领神会。在他的悉心指导下,青年职工快速进步,一批批学有所成的年轻人逐渐成长为岗位上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能手。

站在新的起点上,扎根高端大型铸锻件极限制造领域30余载的姜文学,正怀揣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定信念,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国机重装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重装企业、积极担当新型工业化建设主力军的洪流之中。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素材来源:国机重装、国机集团报
编辑:孙叶菲、杨雅玲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国机集团微信:sinomach-v
责任编辑:D1CM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