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集团两项目入选“2024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案例集”

2025/04/14 22:32国机集团

清泉润非洲,糖香飘高原

近日,由国机集团总承包的

喀麦隆雅温得萨纳加饮用水处理厂及其配套工程项目

埃塞俄比亚贝雷斯1号糖厂项目

成功入选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发布的

“2024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案例集”


案例.png



该案例集由45个典型项目案例组成,旨在积极传播中企在境外项目ESG方面的优秀实践,以实际行动讲好“一带一路”中国故事,打造“负责任中国承包商”的品牌形象。




案例分享如下



涓涓清泉促发展  社区共建暖民心

——喀麦隆雅温得萨纳加饮用水处理厂

及其配套工程项目


项目简介 

喀麦隆水厂项目是喀麦隆当地的重点民生保障项目,旨在解决雅温得市及周边地区的饮用水短缺问题。项目由集团下属企业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设集团”)以EPC方式承揽,2024年4月完工。水厂水处理量为30万立方米/天,覆盖喀麦隆首都及其沿线城镇居民超过250万人,能够极大缓解当地饮用水短缺的局面,同时从供水增粮、拉动就业、更新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改善当地民生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项目背景 

非洲水资源短缺问题广受关注,但更为严峻的挑战在于饮用水处理设施的欠缺。喀麦隆水资源并不匮乏但大量民众无法饮用到干净的水,由于缺乏饮用水处理设施,当地村民常年饮用混有泥沙、致病微生物超标的未处理水源。

中设集团通过建设喀麦隆规模最大、工艺领先的现代化水厂,解决区域内250万居民清洁用水需求,直接降低水媒疾病发病率,减少家庭医疗支出,极大地提升了当地卫生条件、缓解居民因饮用水染病而造成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为非洲水资源治理提供了可持续发展中国方案。

可持续举措 

克服供水瓶颈  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项目解决了沿线250万居民的供水需求,提高了农田灌溉效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水厂建设期间,项目部实行属地化用工,平均每月雇佣当地员工300人以上,吸引周边区域大量劳动力进入工程建设所在区域,刺激了当地物资需求增长,带动了当地蔬菜、瓜果生产,以及种养殖产业方面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机遇,取得良好效益。

该项目需将大量物资从当地港口陆运至现场,带动物资运输量40多万吨,为拉动当地物流发展提供了动力。

明确管理制度  践行生态保护

项目优先采购绿色产品,针对环境及当地资源的管理和使用设有专门的HSE管理制度。项目初始阶段,严格完成环评报告,材料选型及出厂验收由TUV专业机构把控,项目实施过程通过HSE管理措施明确红线,确保全流程符合当地环保要求。

建设过程中,项目积极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在清理后的地表上种植了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草种和树木,增加植被覆盖,防止土壤侵蚀,还能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一些斜坡较大的区域,采用了片石护坡的方法,将片石覆盖在坡面上,可以增加坡面的稳定性,减少雨水冲刷力,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践行公益服务  促进社区共建

项目部设立HSE小组及SOS专职医生,保障施工安全及员工安全,保障员工权益。

在属地化医疗保障实践中,除常规体检及诊疗外,创新融入中医药文化传播,引入针灸、火罐等特色疗法,激发属地社区深度参与热情。水处理厂工程所在地巴沁嘎市长阿沃诺·希莱尔因长期腰背疼痛接受了针灸治疗后得以缓解,切身感受到中医的神奇。

医疗队还为患者免费发放市值近万元的药品,有效缓解居民医疗负担,强化了社区对项目组的信任纽带,更以健康关怀为切入点,为后续社区共建与民心相通奠定了扎实基础。

▲项目现场工作人员与医疗队合影

经验和启示

解决用水难题、带动产业经济:项目不仅解决了当地几百万居民的饮用水短缺问题,还通过提供稳定的供水条件,为雅温得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提供了便利的基础条件,为喀麦隆相关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绿色采购、生态保护:项目优先采购绿色产品服务,实施严格的HSE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积极恢复地貌植被,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属地雇佣、员工关爱:项目通过大量雇佣当地工人和培养本地技术骨干,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技能水平,显著改善了就业状况和民生条件。同时,项目部为员工提供常规体检、诊疗服务以及中医针灸等特色治疗,提升了员工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幸福感。


>>上下滑动查看原文<<




中埃共创“非洲屋脊”上

的“甜蜜”事业

——埃塞俄比亚贝雷斯1号糖厂项目



项目简介 

贝雷斯1号糖厂项目是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州第一大糖厂,由集团下属企业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工国际”)以EPC方式承揽,并承担试运行阶段的运营。项目于2023年9月完工。糖厂设计榨量12000吨/天,项目建成后结束了埃塞俄比亚白糖依赖进口的历史,使制糖业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为推动该国促进就业增收、带动产业发展、提升经济韧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埃塞俄比亚总理称赞其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埃塞俄比亚总理见证第一罐出糖 

项目背景 

糖产品在埃塞俄比亚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全国年需求量约60万吨,但本土糖产量长期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尽管埃塞俄比亚具备适宜发展甘蔗种植产业的水资源禀赋和优越光照条件,且埃塞政府也持续规划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大力发展糖业并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但埃塞俄比亚糖业公司委托的外国承包商六七年来建设进展缓慢,大量甘蔗成熟后无法及时加工生产,只能砍了焚烧,导致农户陷入投入无回报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中工国际通过合理的项目现金流设计和税务筹划,提出美元与本地货币组合支付方案,在没有外部融资的条件下有效破解业主外汇储备短缺难题,成功实现停滞项目的重启运营。

可持续举措 

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在建设期,土建施工和材料均采用属地化施工和当地采购,如水泥、钢筋、砂石、空心砖等,带动了建材制造业的发展,累计当地采购土建施工和材料超2000多万美元。

海外采购设备材料到达吉布提港口后,使用当地运输公司跨境运输至埃塞俄比亚项目现场,累计带动当地物流运输产值240多万美元。

项目建设时,配套2万公顷的甘蔗地相继开始种植,带动了约5000名甘蔗种植工人的就业和农户种植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社区经济、住房、餐饮、畜牧、社区医疗健康和教育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糖厂副产品废蜜约4万吨,带动了下游饲料、酒精、化肥和干酵母等制造业蓬勃发展。

摆脱白糖进口依赖

在运营期,贝雷斯1号糖厂满负荷情况下可榨甘蔗12000吨/日,产精糖1500吨/日,若满荷运转年产糖可达18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5亿美元,贝雷斯1号糖厂顺利运转帮助埃塞节省了进口白糖需要的外汇,这些资金被用以进口食用油、小麦等其他急缺的粮食作物和产品,为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每次出糖,蔗农和糖厂工人都会载歌载舞,甜蜜地庆祝这一时刻,正验证了埃塞总理那句贝雷斯1号糖厂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的评价。

▲身着节日服装的蔗农和工人们载歌载舞庆祝出糖

打造环保领跑的绿色工厂

项目在实施中融合了中工国际“绿色设计、绿色工程、绿色制造和绿色产业”的“四绿”理念,打造绿色环保精品工程。贝雷斯1号糖厂用锅炉焚烧甘蔗渣产生的电力和蒸汽,供给设备生产需要,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又被种植的甘蔗重新吸收利用,工艺副产品废蜜用于制作饲料和酒精,滤泥和灰渣经处理又可作为甘蔗生长的肥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

项目包含一个日处理可达6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定时监测排水的BOD5、COD和溶解氧等指标,处理后的废水达到灌溉用水标准,可直接浇灌甘蔗地;糖厂配有两个25MW发电机组,除保证糖厂生产用电外,每天对外发电240MWh,缓解当地旱季的供电压力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约60万美元/年。

此外,中工国际制定了废土弃运、建筑垃圾和安装耗材废料外运、场区扬尘治理等多项施工环保管理措施,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团队专项监督,形成常态机制,确保各类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授人以渔 帮助民众增收和技能提升

项目坚持本地化用工。项目高峰期近1200名来自附近乡镇的工人参与土建和安装施工。中国工人对他们进行“手把手”传教,为当地培养了大批熟练的钢筋工、木工、泥瓦工、电焊工、管工和保温工种等产业工人,切实提升了当地工人的技术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

在运营期,每榨季可创造近万个工作岗位,并通过煮糖工艺、汽轮机运维等技术转移,定向培养埃塞俄比亚制糖领域技术骨干。电气安装、结构工程等分包业务优先采购本土施工企业服务,带动本土企业技术升级与业务拓展。

此外,中工国际联合北京协和医院等多家医疗单位建立了“杏树林”远程线上问诊平台,为海外员工提供实时在线问诊服务,为项目人员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经验和启示

践行绿色理念、打造精品工程:项目践行绿色和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多项环保举措,有效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打造绿色精品工程。

坚持属地化运营、促进社区和谐:项目通过大量雇佣当地工人和培养本地技术骨干,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技能水平,显著改善了当地就业状况和民生条件,促进当地社区和谐发展。

引入创新技术、助力产业升级:项目通过引入高效工艺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节能型设备,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不仅帮助埃塞俄比亚摆脱白糖进口依赖,还通过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带动了下游制造业发展,为埃塞俄比亚的工业化进程提供重要助力。


>>上下滑动查看原文<<



图片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素材来源:国机工程集团

编辑:杨雅玲

图片图片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国机集团微信:sinomach-v

责任编辑:D1CM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本内容由本网编辑在不改变原稿立场或本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观点或第三方内容进行整合报道,以便向读者提供更为全面丰富的信息了解。如有疑问,敬请联系本网编辑部。
广告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英轩电动装载机年省百万元

英轩电动装载机年省百万元

七月的骄阳炙烤着浙江某大型水泥厂,五台身披崭新涂装的英轩YX656EV...详情
杭叉与明星经销商的故事

杭叉与明星经销商的故事

我们是来自法国的代理商CAPM Europe,自1998年成立以来,始...详情
石家庄姜老板的小松情结

石家庄姜老板的小松情结

掘金利器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原创】在国家新农村城镇一体化建设战略的推动...详情
中联高机全球化发展新征程

中联高机全球化发展新征程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原创】11月28日上午,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借bauma...详情
多技术路线并进 合作共赢

多技术路线并进 合作共赢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原创】11月26日,bauma CHINA 2024...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008-1558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008-1558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